为深刻贯彻落实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战略要求,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号召,3月31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教四513开展了BOPPPS教学模式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教学创新,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周启新老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共同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新路径。

此次培训中周启新老师围绕培训情况分享、主动学习策略介绍、微格教学演练、教学设计训练四大核心板块展开,从理论高度到实践深度,全方位为教师们提供指引。培训伊始,周老师以中世纪上课图片导入,以史为鉴,引导教师们深刻理解主动式学习的内涵,明确教学应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全方位育人转变,高度契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同时,为打破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壁垒,周启新老师创新性地采用“问题链+工作坊”形式贯穿培训全程。通过分组共创的实践活动,让教师们亲身体验BOPPPS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互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有效推动思政教学从理论灌输向实践参与的转型。

在培训实践环节,赵青梅老师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章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为例,进行了10分钟的BOPPPS微格演示。赵老师的演示精准把握BOPPPS教学模式的“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阶段,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课堂互动。随后,其他教师依据BOPPPS模式进行深入总结与评价,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运用。这种教学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师独角戏”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极大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阐释、互动研讨与实践设计的有机融合,为教师们呈上了一堂前沿性与操作性兼备的教学能力提升课。教师们深刻认识到,BOPPPS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哲学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我校思政课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深度转型的关键力量,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